時間:2016-01-19??? 點擊:次 ??? 來源:未知 ???
繼申通快遞借殼艾迪西(002468,SZ)不到三個月后,1月15日晚間,大楊創(chuàng)世(600233,SH)的一則資產重組公告拉開了圓通速遞借殼上市的大幕。而在此之前,正在停牌重組中的準油股份(002207,SZ)也已經對外披露,交易標的為快遞物流相關企業(yè)。
快遞市場的競爭很大程度取決于各自“錢袋”的深度,尤其是在勢均力敵的第一、第二梯隊。2015年底,許多資本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快遞領域投資將適度降溫。如此,借殼上市意味著彎道超車,將會打破競爭對手原定IPO排隊計劃。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接受記者時采訪認為,2016年只是少數民營快遞的上市機遇期。對于骨干網直營化不充分、職業(yè)經理人隊伍尚未建立的加盟式快遞民企,如果草率借殼,或許不是借殼沖浪,而是帶殼下沉。
申通、圓通競相借殼上市
快遞行業(yè)在中國物流領域最早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市場格局,但在2015年仍然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局。較勁最為激烈的是競相借殼上市的申通、圓通。
2015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聯手云鋒基金對圓通進行了戰(zhàn)略投資。至此,快遞第一梯隊唯有申通尚未進行外部引資。這也被認為是申通抱團重組天天快遞,率先打響借殼上市第一槍的主要原因。
2015年9月,圓通在西雅圖一口氣購買15架波音飛機;10月,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首次公開發(fā)聲,明確圓通市場份額超越申通躍居行業(yè)第一;2015年“雙十一”,圓通以網絡訂單量5328萬件、攬收3059萬件的數字創(chuàng)造行業(yè)記錄,挑戰(zhàn)申通榜首之位。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圓通在2015年下半年已經完成了相應股權變更,并成立新的董事會。圓通創(chuàng)始人及相關管理層占據新董事會7個席位;戰(zhàn)略投資方阿里旗下菜鳥網絡總裁童文紅、云鋒基金董事潘水苗均出任圓通速遞董事,占得2個席位。這都為其上市埋下伏筆。
大楊創(chuàng)世1月15日公告稱,已經與圓通速遞股東就重大資產重組相關事宜初步達成一致,各方擬共同推進公司現有業(yè)務、資產、負債、人員等全部置出,并以發(fā)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圓通速遞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預計本次重組完成后,圓通實際控制人將成為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圓通將成為大楊創(chuàng)世的子公司。
快遞業(yè)資本車輪戰(zhàn)升級
“投資方像被卷入龍卷風里——市場一直席卷著向上飚升,卷起的體量越來越大,輸血需求也越來越大。”面對快遞民企紛紛的加速上市,楊達卿如此形容。
被電商拉動的中國快遞市場需求,仍在朝著每年45%的增量呈井噴式增長。中國快遞業(yè)務量從零到10億件用了26年時間;從10億件到100億件歷時8年;而從100億件到200億件僅用了1年時間。
快遞業(yè)高速擴容背后,是2013年開始的以順豐引資為代表開啟的持續(xù)兩年高潮的資本車輪戰(zhàn)。
在楊達卿看來,中國快遞市場賽道上的企業(yè)較多,新加入的快遞商仍在增多,資源越來越分散,投資者有壓力;同時,賽跑還是一場馬拉松,考驗投資人耐力。即便已經拿到投資的快遞企業(yè),2016年或許也會感受到資本方不再像過去那么慷慨。也正因如此,要想打破資本困境,就需要借助上市通道,吸引更多社會資本的可持續(xù)增援。
但截至2016年1月14日,中國證監(jiān)會受理首發(fā)企業(yè)772家,其中未過會企業(yè)中正常待審企業(yè)達660家。僅這批上市公司全部完成上市發(fā)行就需要3年左右時間。并且,即便注冊制在即,證監(jiān)會也已經明確表態(tài)不會導致新股大規(guī)模擴容。
對于每年仍以45%的增量高速發(fā)展、離不開資本的快遞企業(yè)來說,IPO排隊時間成本是巨大的。誰能先借到殼,無疑就是先打“興奮劑”,率先拉開差距。而一旦借殼成功,在原本勢均力敵的梯隊中實現“彎道超車”,競爭對手原定IPO的排隊計劃也恐怕被打破。目前,第一梯隊中的中通、順豐,第二梯隊中的百世、德邦以及EMS等,就已經成為業(yè)界重點關注和猜測可能加快上市的快遞企業(yè)。
不過,楊達卿同時指出,多數加盟式快遞企業(yè)雖然體量較大,但仍患骨質疏松癥,需要漸進式調整。如果以激進方式借殼上市,在資本快鞭催跑下,反而更容易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