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透露了一組喜人數據:《教育規劃綱要》頒布五年來,我國職業教育投入大幅增長,2014年,中職總投入為1906.5億元,比2009年增長59.02%。高職總投入為1517.8億元,比2009年增長64.78%。
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也穩步提升,中職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保持在95%以上,2014年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達到91.5%。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巡視員王繼平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職業教育要更加注重服務國家戰略,更加注重改革創新,更加注重內涵建設,更加注重促進公平,更加注重對外開放。
適齡人口逐步減少,中職招生人數呈萎縮趨勢
7月30日,教育部發布的《201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4年,全國中職招生人數為619.76萬人,同比減少55.00萬人,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數的43.76%;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人數為1755.28萬人,同比減少167.69萬人,占高中階段就學總人數的42.09%。無論是招生人數的占比還是在校生人數的規模,中職教育都呈現萎縮的趨勢。
教育部公開資料也顯示,根據2014年中、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數統計,要實現 “到2015年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達到2250萬人,高等職業教育達到1390萬人”的目標,缺口分別為495萬人和384萬人。實現“2020年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2350萬人,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1480萬人”的目標存在一定難度。
對此,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長楊進表示,“重要原因是隨著我國適齡人口逐步減少,初中畢業生數量減少幅度較大”。
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缺乏足夠動力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巡視員王繼平表示,五年來,職業教育中行業企業作用逐步發揮,辦好職業教育成為教育界和產業界的共同職責,不再是教育部門唱“獨角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普遍推行,人才培養與生產實踐不再是“兩張皮”。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深化。集團化辦學覆蓋60%以上的中職學校和70%的高職學校,約2萬家企業參與。
不過,王繼平也坦承,職業教育仍存在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法律保障與激勵機制不足,行業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責任、權力、利益義務等缺乏法律保障,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缺乏足夠的動力和積極性。
不能把職業教育引導到升學導向上去
教育部資料顯示,過去五年,我國職業教育人才成長“立交橋”不斷完善,修訂了高職專業目錄,明確銜接中職、接續本科的專業,實施“對口單招”、“五年一貫制”等多種形式的中高職銜接,組織開發中高職銜接教材。職業教育人才發展渠道得以進一步拓寬。中職畢業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就讀的學生比例由2010年的9.19%上升到2014年的15.32%,2014年高職分類考試招生151萬名,占高職招生人數的45%。
楊進認為,中職與高職的銜接,以及高職與本科的銜接,“本質上是課程的銜接”。一方面,職業教育不能成為斷頭教育,要有上升的空間,另一方面,又要堅持就業為方向,服務發展為宗旨,不能把職業教育引導到升學的導向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