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將從2014年的140個包裹億飆升到200億個。今年雙11圓通、中通的全面發力,申通的借殼上市,可以看出快遞企業在后臺大樹的支撐下發生了各種變數。傳統電商大生態格局已定,大量資本開始傾向物流領域,中國電商物流面臨新一輪的整合、并購和投資,阿里菜鳥、京東、唯品會等等都借力于華爾街資本做了大量的物流布局。同時,傳統的快遞企業也開始面臨轉型和升級,順豐在2014年大量試錯的基礎上今年進行了全面的組織架構調整、零擔巨頭德邦全面落地快遞業務...
時至年底之際,年底將完成一系列的盤點,今天將全面呈現出《2015年中國快遞領域,10大影響行業變革的重大事件》。
熱點事件:申通快遞擬作價169億借殼A股上市
關鍵詞:快遞上市第一股
A股公司艾迪西12月1日發布公告,宣布上市公司擬向德殷控股、陳德軍、陳小英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申通快遞100%股權。
根據預估值及交易雙方初步協商作價結果,申通快遞100%股權作價169.00億元,其中,股份支付金額為149.00億元,現金支付金額為20億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向陳德軍、陳小英及其控制的德殷控股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申通快遞100%股權,同時陳德軍、陳小英將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德殷控股、陳德軍、陳小英將一共持有艾迪西59.23%股份。申通快遞將完成借殼上市。
根據雙方簽署的對賭協議,要求申通快遞在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1.70億元、14.00億元、16.00億元。
專家點評:
申通借殼上市,成為中國快遞第一股。作為中國加盟快遞的代表企業,一直是“三通一達”的龍頭企業。在過去幾年收網(大區)的時候,錯過了絕佳的時機,對大網的控制力度弱于圓通。同時2015年圓通被馬云的投資,對申通的發展帶來流量上的影響,此時借殼上市是一個不錯的時機,如果落后于圓通之后上市,這將是一個不妥的結局。
正向的說,申通上市也是為中國物流在資本市場的認可帶來積極的著用,推動了中國民營物流企業資本化的重要進程。
熱點事件:順豐進行重大調整,劃分五大事業群
關鍵詞:順豐組織架構五大事業群
順豐速運對組織架構進行了重大調整,將原有業務板塊劃分為五大業務事業群進行獨立運營:速運事業群、商業事業群(嘿客、優選)、供應鏈事業群(普運、冷運)、倉配物流事業群(電商、海淘)、金融服務事業群(順手付)。
專家點評:
王衛在2015年3月的內部文章中提到,2014年順豐做了各種試錯,2015年事業群的重組是對順豐商業布局的再一次調整,王衛曾經說:順豐的過去10年是物流,未來10年順豐的核心是商業。這一次轉型是整個順豐商業生態的一次升級,也是為未來順豐上市奠定重要的基礎。不過企業大了在互聯網時代轉型是痛苦的,順豐最大的痛苦不是資本問題、不是資源和商業模式問題,是內部中高層全面思維轉型的問題。
熱點事件:圓通購15架貨機
關鍵詞:圓通快遞空戰
美國時間9月23日杭州圓通貨運航空有限公司(下稱“圓通航空”)與美國波音民機集團公司(下稱“波音民機集團”)在西雅圖波音總部正式簽訂B737-800BCF全球啟動用戶協議。據知情人士透露,協議涉及15架飛機,可能在3年內交付。
圓通此次購買的B737-800BCF(客改貨機型),為波音公司為正在逐步退出市場的B737-300/400貨機所提供的后繼發展機型,是基于目前市場上運行成熟的B737-800客機改進的全貨機機型。據介紹,與目前市場上機齡較老的B737-300/400BCF相比,B737-800BCF除了機齡和市場機源數量方面擁有優勢外,在最大有效業載、最大航程、艙容體積、耗油經濟性等方面也均有明顯的優勢。
專家點評:
德勤全球合伙人保羅沃格爾透露,中國的快遞業近年來保持著35%的增長速度。顯然,在高速增長的背景下,競爭越發白熱化了。如今,時效是快遞行業比拼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航空快件成了重中之重。圓通作為繼順豐、EMS之后國內第三家擁有航空公司的物流公司,在此次瘋狂購機后,圓通自有飛機數量直逼順豐。加大了快遞企業彼此之間的空戰。
熱點事件:阿里巴巴宣布戰略投資圓通速遞
關鍵詞:阿里云峰基金圓通
5月14日,阿里巴巴集團與云峰基金聯合對圓通快遞進行了戰略投資。對于此次具體的投資金額,阿里、云峰和圓通均未透露。
10月20日左右圓通完成股權變更,新的董事會也隨之調整。其中,圓通創始人及相關管理層占據董事會7個席位,阿里系占據圓通董事會2個席位;阿里旗下菜鳥網絡CEO童文紅出任圓通速遞董事,阿里系云峰基金董事潘水苗也出任圓通速遞董事;同時,菜鳥網絡CFO顏惠萍獲得圓通速遞監事席位。
根據工商注冊信息顯示,阿里系投資入股圓通速遞股權的公司為:上海云鋒新創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及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專家點評:
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阿里入股圓通將在“最后一公里”、跨境電商等多個重要環節受益。圓通在跨境等領域已先走一步。上月,圓通曾聯合亞、美、歐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快遞企業發起成立了一個覆蓋全球主要市場的國際包裹服務網絡——“全球包裹聯盟”,聯盟內成員將遵循共同的運營標準和流程、統一的IT基礎設施以及結算機制。
熱點事件:國內兩大快遞巨頭申通、天天宣布戰略重組
關鍵詞:快遞重組桐廬幫
9月16日申通快遞在內部宣布與天天快遞進行重大戰略重組。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戰略重組是兩家企業將展開在運營、產品、信息技術、快件最后一公里等領域的資源整合,其目的是加快推進企業的服務水平,提升企業的服務能力。
重組后,原申通董事長陳德軍任申通、天天董事長;原天天快遞董事長奚春陽任申通、天天總裁;陳向陽任申通、天天執行副總裁。雖然仍是兩家公司,但管理層已相互打通。
專家點評: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認為,申通與天天雖然存在著創始人個人的交叉持股,但兩家企業一直是按雙行線往前走。兩家企業資源合作,應該在服務網絡上逐步從兩盤棋走向一盤棋,建一張網,打一張牌,反之內耗仍將存在,也不利于引進外部資本等。更重要的是,在通達系快遞同質化越來越深時,圓通已開始借力阿里及云鋒基金。申通和天天兩家公司既有家族姻親紐帶,又有股東資本紐帶,需要強化橫向聯動。這次合作可以看作新環境下快遞整合潮的開始。
熱點事件:國家快遞新政策,10月22日起全國實行實名制
關鍵詞:快遞政策
快遞實名制,是指寄快件需要寄件人出示身份證、登記個人信息,然后快遞業務員將寄件人身份證號碼和手機號錄入電腦中一個公安部門安裝的特殊軟件。此項規定是于10月22日由中央綜治辦、公安部、工信部、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安監總局等15部門決定。
公安部部長郭聲琨指出,要加強寄遞物流安全規范管理,全面落實寄運物品先驗視后封箱、寄遞物流實名登記、郵件快件X光機安檢制度。
專家點評: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耀球表示,寄遞物流活動實名登記可以凈化物流市場,防止假冒偽劣、違規違禁商品進入市場,有利于維護消費者的權益,保障公共安全。同時,實名制也有利于增加商業誠信體系的建設,打擊不法商販,維護生產商、經銷商的利益,促進電子商務市場交易活動健康有序發展。
熱點事件:全球快遞巨頭FedEx宣布48億美元收購TNT14.7%股權
關鍵詞:國際快遞巨頭收購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11月24日宣布聯邦快遞公司收購荷蘭TNT快遞公司通過美國反壟斷審查。聯邦快遞在今年4月份宣布將花費44億歐元(48億美元)收購荷蘭TNT快遞公司以增強公司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力,兩家公司表示,交易若完成,聯邦快遞將可以運用TNT的陸上運輸網絡,而TNT的客戶則可以運用聯邦快遞的全球配送平臺。
專家點評:
比利時郵政中國區總經理李威表示,收購TNT之后的一系列整合對FedEx來說會是個很大的挑戰。FedEx收購TNT有兩個最大的用處:一是可以盤下歐洲的快遞公路網絡,二是可以獲得在歐洲的運營資質和一些技術訣竅。
熱點事件:宅急送創始人陳平正式回歸宅急送
關鍵詞:宅急送陳平
11月9日宅急送創始人陳平正式回歸宅急送,擔任CEO一職,現任總裁鄭瑞祥將繼續擔任這一職務。
陳平作為中國最早的物流創業家,1994年與陳東升"七個人+三臺車"創立宅急送,2009年創建星晨急便。
專家點評:
中國供應鏈聯盟理事、漢森世紀供應鏈總經理黃剛對于陳平的回歸表示:2015年陳平總裁55歲,靈魂回歸,寶刀未老,再度領導宅急送再造輝煌!
熱點事件:“京東眾包”上線,鼓勵廣場舞大媽送快遞
關鍵詞:眾包快遞
5月14日消息,近日,京東O2O產品——京東到家正式上線“眾包物流”新模式,該模式正式命名為“京東眾包”。
據悉,“京東眾包”是對“京東到家”業務的延伸和擴充,有效借助社會化運力,服務更多消費者。當前,由于O2O業務本身具有及時性特點,促使電商企業通過不斷創新來提升急速送達體驗。當業務量逐漸增多或陡增時,借助社會化平臺的配送力量來完成就顯得尤為重要。
專家點評:
“京東眾包”是對京東到家業務的延伸和擴充,從模式上看似乎是個雙贏的好策略:即調動了共享經濟,借助現成的平臺和通道,為搶奪“懶人經濟”這塊大蛋糕提供了可能;又能省時又省力,補足了京東在自建自營物流方面支出大的短板;似乎還能解決部分社會人員的從業問題,緩解就業壓力和困難。但京東眾包要真正運作起來,所面對困難相對更大。眾包的實質是管理的問題,而不是模式的問題,選對模式只是開始,如何有效管理才是關鍵。從管理方面來說,京東沒有一個相對統一、合理的管理模式和系統,只談模式,運作起來不易。
熱點事件: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5億投資豐巢
關鍵詞:最后一公里智能柜
6月6日,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聯合發布公告,共同投資創建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發運營面向所有快遞公司、電商物流使用的24小時自助開放平臺——“豐巢“智能快遞柜,以提平臺化快遞收寄交互業務。
專家點評:
中國供應鏈聯盟理事、漢森世紀供應鏈總經理黃剛認為:最后一公里,不僅僅是物流的商業價值,是未來商業用戶入口之爭,是大數據之爭,是O2O的體驗之爭,而豐巢的設立暗含與菜鳥、速遞易、京東自提柜等多家在最后一公里的博弈。當前最后一公里的布局之爭才剛剛開始,未來是用戶為王、數據為王的時代,馬云、劉強東、王衛三個的較量才剛剛開始,資本的驅動,資源的整合。未來的行業格局還有待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