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7個月的蟄伏,10月13日,索尼的虛擬現實設備PS(PlayStation)VR終于開售,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將同時上市。
就在6天前,另一巨頭Oculus剛發布了VR新產品,而PS VR落地的意義在于加速普及VR硬件設備。目前在主機端VR設備中,Oculus Rift、HTC Vive和PS VR三強爭霸,但是不同于Oculus和HTC的是,PS VR配合現有的索尼PS系列游戲機,而非PC機。鑒于當下PS4的累計銷量已超過4000萬臺,業內對PS VR的銷量頗有信心。
此外,399美元的低價,極大地降低了粉絲的購入門檻,在焰火工坊CEO婁池看來,“價格優勢是一切,銷量應該可以超過HTC和Oculus設備的總和。”根據美國數據機構IHS Markit的預測,到2016年底,索尼PS VR的銷量將達到140萬臺。
不斷精簡的索尼公司,正試圖通過虛擬現實來引領娛樂創新。曾經的電子產品霸主能否在新的領域繼續輝煌,尚未可知。
親民路線
從動作追蹤手柄PlayStation Move,到PS VR,索尼經歷了近6年的探索。在虛擬現實大潮中,游戲機巨頭任天堂認為VR頭盔市場不成熟,并未涉足,索尼則率先進入VR市場,與HTC、Oculus平分秋色。
相對于HTC和Oculus的“高大上”,索尼選擇了性價比更高、更親民的路線。根據索尼官方信息,PS VR國行版單機售價2999元、基礎套裝(PS VR+PS Camera)售價3299元、精品套裝(PS VR+PS Camera+PS Move)售價3699元。
專注于研發VR主機游戲的牛米科技公司創始人李明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單看絕對的硬件配置和體驗來說,PS VR目前比不上HTC Vive和Oculus Rift。但是價格非常有吸引力,HTC從電腦到頭顯,需要2萬元左右,而PS VR加上游戲主機,只要6000元左右,預計出貨量將大大超過HTC和Oculus的產品。”
趙子明認為,PS VR的低廉售價會使很多搖擺用戶選擇索尼,這種“跑馬圈地”的行為對市場初期養成用戶習慣至關重要。而在游戲機市場上,作為PS4平臺的擴展,PS VR對于微軟和任天堂也是一個打擊,索尼可能會在PS VR發布后,進一步搶占游戲機市場。
普及瓶頸
值得一提的是,要將PS VR進行普及,索尼仍面臨諸多挑戰。
其一,從設備的性能來看,它很難超越基于PC平臺的其他VR設備的畫面表現,盡管PS VR在優化上做得不錯,但是和PC的配置相比有差距;第二,PS VR的空間定位技術較為陳舊,李明肇表示,HTC用的是激光雷達,而PS VR是通過攝像頭定位,精度和環境的抗干擾性比較差,在強光下定位會失效,不能進行360°定位。
此外,趙子明表示,PS4游戲的高昂售價、除游戲外其他資源較為匱乏也是PS VR普及的阻礙。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1994年PlayStation主機的初登場,索尼開始了游戲機業務,并成為巨頭之一。但是自2001年開始,龐大的索尼公司開始走下坡路,直至2015年,被破產傳言纏身的索尼的主業終于轉虧為盈。在CEO平井一夫的帶領下,索尼更加專注于核心業務,將VAIO品牌筆記本、液晶面板公司股份、化學業務等業績不佳的板塊進行剝離。
今年6月29日,索尼總裁兼CEO平井一夫在2016財年的企業戰略會議上公布了索尼2015財年至2017財年中期計劃的發展進程。具體來說,索尼將游戲及網絡服務業務視為中期計劃中最大的增長驅動業務,截至2016年5月,PlayStation4已在全球累積銷售4000多萬臺,索尼已將虛擬現實視為潛力巨大的領域之一。
成立了70周年的索尼,能否再次稱霸娛樂硬件?在電子消費品領域,索尼、東芝、蘋果 、三星 、松下堪稱電子五霸,索尼一度居于首位,但如今,索尼昔日的光環不再。在VR的大潮下,索尼能否卷土重來,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