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正顛覆零售行業
時間:2015-12-18??? 點擊:次 ??? 來源:未知 ???
零售業表面上,一切未曾改變。然而,商品包裝的變革已悄然開始:物聯網產品革命正在給每件產品加上一個編碼。
這些產品有一個共同點:擁有唯一的編碼。這些特殊的編碼通常是通過一種或幾種技術被印在包裝上:射頻識別(RFID)、二維碼、條形碼、數字矩陣、近場通信(NFC)或者簡單的數字。
消費者可以掃描唯一編碼獲得積分、驗證產品真偽、讀取產品合格信息等,專業人員則可據此制作庫存清單、跟蹤分銷和召回進程等。
一些知名品牌與行業專家預測:物聯網技術將帶來消費方式的五大轉變。
預測一:完全接入式的商場購物體
驗在迪卡儂(全球體育用品零售商之一),消費者提著購物籃來到收銀臺,實時掃描RFID標簽,可在幾秒內算出總價……
許多零售商通過RFID技術深度改善了運營模式:庫存、退貨、防盜、收銀,現在正逐步實現物流數字化管理,例如接待、揀貨、商品從倉庫到商店或給網上下單的客戶進行物流配送……不過,更多改變仍有待開發,尤其是在與消費者交互方面。
預測二:合理的分銷渠道管理
從2011年開始,中國奶制品龍頭企業伊利引入供應鏈跟蹤系統:所有產品附加獨立ID,通過掃描可跟蹤每筆交易(從生產商到代理商再到零售商)的過程。據伊利方面評估,此舉已將假冒產品事件顯著減少至每月不足100起,引入該系統一年后即為企業節約數百萬美元。
如今,中國市場配貨調度仍然是對企業的巨大挑戰,而獨特的供應鏈追蹤系統將成為提供精確的產品供貨圖、提高交易消費比的關鍵解決方案。換言之,產品公司將實時掌握每筆交易:誰在何地的哪家門店以什么價格購買的,并且能夠實時與合作零售商策劃推廣活動。
預測三:無處不在的消費者互動
積分活動如今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營銷手段。然而,許多大的消費型產業仍置身積分活動之外,因為他們并不面向消費者直接銷售。由于獨立編碼的出現,企業可以引導消費者掃描產品編碼,通過積攢積分獲取獎品,整個過程雙方甚至不用面對面。
對那些不直接面向消費者售賣產品的企業來說,現在他們可以通過收購互聯網企業提供數字化市場、積分服務和重要推廣信息。這十分適合熟悉網絡技術并樂于參與有趣、有價值活動的消費者。消費者無需額外操作,郵箱里的廣告郵件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每次產品交互中的精準服務投放。
預測四:終結“信任恐懼”
不可否認,如今很多消費者已不信任商家——購買商品時,他們擔心質量問題,害怕買到山寨貨和仿冒品。這也是現在許多企業為消費者提供正品驗證的原因:打開包裝后,會看到一個唯一的ID、二維碼或者涂層下的隱藏編碼。
大約20年前,中國消費者開始看到產品上標有ID的貼紙,可據此撥打熱線電話進行查詢。而山寨廠商可以用同一ID復制出無數假貨。唯一ID在供應鏈、推廣、交易中廣泛使用,識別仿冒ID將越來越迅速,消費者亦將不用擔心產品質量問題。
預測五:終結零售環節的食物浪費
波蘭的一家百貨零售龍頭企業在自己的鮮貨類產品中應用了GS1(它同時包含五個含義:全球系統、全球標準、全球解決方案、全球一流的標準化組織、全球開放標準或系統下的統一商務行為)2D條碼。這個特殊條碼包含保質期,意味著銷售終端可實時跟蹤出貨情況,并推算剩余庫存保質期。此方案更好地實現了鮮貨類產品庫存管理、浮動定價和更優質的購物體驗。
如今,配貨、經營、消費環節浪費的食物占全球食品供應鏈比例達到了驚人的15%。這也是標準化供應鏈尤其是水果和其他鮮貨上的GS1條碼價值不可估量的一個原因。除了新鮮度、尺寸、品質以外,唯一條碼認證技術還可納入更多消費者關心的問題,比如農藥使用情況、運輸過程中的燃油消耗、自然成熟時間等。市場需要更安全的食品,可追蹤技術將會加速供給模式的轉變。